2021-10-21
虞集(1272-1348),元代文學家。字伯生,號道園,人稱邵庵先生。祖籍仁壽(今屬四川)。其五世祖虞允文,為南宋著名愛國將領,曾在紹興三十一年(1161)的采石之戰(zhàn)中大敗金軍,官至丞相。其父虞汲,曾任黃岡尉,宋亡后僑居臨川崇仁(今屬江西)。虞集自幼學習程朱理學,深受儒家正統(tǒng)觀念的影響,但又不拘成法,思想比較開通。宋亡后,僑居臨川崇仁(今屬江西)。元成宗大德元年(1297),虞集至大都,他被薦授大都路儒學教授。仁宗時,為集賢修撰。泰定帝時,升任翰林直學士兼國子祭酒。文宗為懷王時,已知虞集之名,繼位后授之奎章閣侍書學士,進翰林侍講學士,并與趙世延等編纂《經世大典》。因虞集曾草詔說順帝非明宗子,所以順帝即位后,他就謝病回鄉(xiāng)。謚文靖。
詩文為當時大家,“一時宗廟朝廷之典冊,公卿士大夫碑版咸出其手。粹成一家之言”。與楊載、范梈、揭傒斯先后齊名,人稱“虞、楊、范、揭”,并稱“元詩四大家”。他主張宗唐宗古,以李白、杜甫為正宗,而又特別欣賞陶淵明、王維、韋應物、柳宗元等人,提倡“舒遲而淡泊”的審美觀。詩文風格謹嚴,但多模擬前人。有《道園學古錄》、《道園遺稿》。
書法亦是大家,曾與趙孟頫同在翰林院共事,趙孟頫是他的上級,書法自然受到趙孟頫影響,觀其作品,深得晉人韻味,清朗蘊藉之氣不減趙氏。陶宗儀式《書史會要》稱他“真行草篆皆有法度。古隸為當代第一?!泵鞔鷷依顤|陽說:“書家者流,所謂人品高、師法古者,伯生殆兼有之?!睍E主要留于鑒賞題跋,傳世作品還有《劉垓神道碑銘》墨跡本(上海博物館藏)為大字真書,可見鐘繇、蘇軾筆法,曾為奎章閣篆印兩方“奎章閣寶”、“天歷之寶”,可見他的篆書在當時也很出眾。雖為當時重要書家,流傳作品不多,風格也不甚鮮明。
編輯:花晨
授權專線0571-28800232(售前熱線) |
在線授權在線授權法律聲明 服務與支持 |
字體安裝字體格式字體安裝 常見問題 |
關于我們關于我們聯(lián)系我們 商務合作 |
關注我們新浪微博官方微信 ![]() |
TEL: 400-803-0018 0571-28800235 28800232 侵權舉報/合作E-mail : yegy1977(at)qq.com
Copyright ? 2007-2025 杭州賢書閣文化創(chuàng)意有限公司,All Rights Reserved.
備案號:浙ICP備14029513號-4 / 公安備案:33010502001632 Process: 0.0016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