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-3-9
曾熙(1861-1930),衡永郴桂道衡州府(今衡陽市)人。字季子,又字嗣元,更字子緝,號俟園,晚年自號農(nóng)髯。中國杰出的書法家、畫家、教育家,海派書畫領(lǐng)軍人物。
清光緒二十九年(1903年)進士,官兵部主事、提學使、弼德院顧問,先后主講衡陽石鼓書院、漢壽龍池書院,任湖南教育會長。工詩文,擅書畫。
書法自稱南宗,與李瑞清的北宗頡頏,世有“北李南曾”之說。
曾熙為中國近代著名書畫家。其書法造詣很深,篆、隸、八分、真、行,各體皆精。晚期作品更是方圓兼?zhèn)?,寓剛于柔,用筆藏轉(zhuǎn),婉暢多姿,被學者尊為“農(nóng)髯體”。晚年兼學繪畫,倡書畫同源之說,常取草篆行狎的筆意作畫。與明末清初僧石濤、石溪、八大山人同一格調(diào)。晚年所作潑墨山水和墨梅,尤妙絕一時。
曾熙為詩文大家,文風古支撲茂,直追漢魏。著述頗豐。惜經(jīng)年戰(zhàn)亂,蕩然無存,只留書名7種數(shù)十卷。
時人認為曾熙書法有漢晉風骨,譽為"今之蔡中郎"。其八分、真書、行書片紙只字,人爭寶之。其八分直追中郎,幾欲過之。 曾熙能詩工書善畫,意境渾成,骨氣奇高,晚年喜作潑墨山水和墨梅,尤妙絕一時。
曾熙雖主要研習北碑,但也不自囿門戶,沈曾植稱其“溝通南北、融會方圓”,即是指他在風格上持靈活汲收態(tài)度。但作書嚴謹,一絲不茍,似有書之功而乏其氣。在民初時期,為人作大頁小篁、墓銘屏條皆工麗可喜,故廣為受人歡迎。
曾熙在藝術(shù)追求上較近于康有為,他邢以魏碑和六朝墓志為書法正宗,沈曾植本來在風格意識上也相去不遠,但沈氏開拓性強、視點也高,故爾位置也截然超越于他之上。曾熙可說是守成者,而且準確地說,是僅以清代碑學傳統(tǒng)為尚的守成者。
1919年曾熙收張大千為門生,據(jù)張母生張時夢意給張取名爰,號季爰,潛心教授。中途張因未婚妻病逝,萬念俱灰,到寧波皈依佛門。曾熙細心開導,帶到黃山看枕石云煙。張后來說一生受益最深的恩師,只有農(nóng)髯先生。1930年曾熙病逝上海,張大千扶柩至恩師家鄉(xiāng),在墓傍筑廬,守孝一個月,盡孝子禮而去。
(編輯:幀雨)
授權(quán)專線0571-28800232(售前熱線) |
在線授權(quán)在線授權(quán)法律聲明 服務(wù)與支持 |
字體安裝字體格式字體安裝 常見問題 |
關(guān)于我們關(guān)于我們聯(lián)系我們 商務(wù)合作 |
關(guān)注我們新浪微博官方微信 ![]() |
TEL: 400-803-0018 0571-28800235 28800232 侵權(quán)舉報/合作E-mail : yegy1977(at)qq.com
Copyright ? 2007-2025 杭州賢書閣文化創(chuàng)意有限公司,All Rights Reserved.
備案號:浙ICP備14029513號-4 / 公安備案:33010502001632 Process: 0.00189